透水路面 像海绵一样会“呼吸”
2016-11-08 07:25:27来源:嘉兴日报作者:张萌
“嘉兴这几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河道清了,城市漂亮了。
而目前正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我个人有些看法,如人行道采用透水混凝土、透水砖结构我认为没有必要……”近日,市民王先生通过市长热线向嘉兴市海绵城市指挥部反映自己的一些看法。
记者了解到,透水路面是目前我市海绵城市建设中所采用的一项新的技术。
虽然此前该技术在我市城市建设中推广使用并不多,但是透水路面实际上是一种相对成熟的技术,在一些发达国家被广泛使用。
那么,到底什么是透水路面?透水路面能够发挥哪些作用?海绵城市建设中还用了什么技术?
“透水路面如何打造透水性”
据了解,透水路面与传统路面的最大区别就在于“透水”二字,其中主要因素是孔隙率。
透水铺装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铺装形式,使雨水能够通过铺装结构就地下渗,从而实现控制地表径流、削减雨水污染等目的。
“一般我们采用的透水铺装有透水混凝土、透水沥青路面、透水砖等。
”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海绵城市研究(评估)中心主任王贤萍解释道。
在市区中环南路与花园路交叉口,记者看到,这里的人行道透水铺装就采用了透水砖的形式。
透水铺装从结构上分为面层、基层和垫层,其中面层与基层间设有找平层。
让雨水通过直接深入路基的透水铺装,其原理就是铺装面层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同时基层也有相应的透水性。
另外,根据道路基层是否透水,透水路面又可以分为全透水结构(基层透水)和半透水结构(基层不透水),嘉兴目前运用较多的是全透水结构。
考虑到嘉兴的土壤压实后基本不渗透的情况,在道路基层内设置了排水盲管以保护路基。
“雨水通过透水路面渗透净化后再排入河道,能够削减雨水中的污染物,减少雨水对河道的污染。
”王贤萍表示。
另外,让雨水可以渗透路面流入基层后排放,对提高雨天人行舒适、缓解城市内涝、改善城市生态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并不是所有的道路都适用透水铺装”
对于普通混凝土与透水混凝土,可以了解到两种结构最大的区别就是结构密度和孔隙率,相应的混凝土强度也有所影响。
所以全透水结构路面常用于人行道路、广场等荷载较小的路面,不太适用于大流量、大负荷的重载交通道路使用。
此外,如果周边环境卫生条件差,使用一段时间后路面结构中的孔隙会逐渐被累积的尘土填满堵塞,慢慢失去透水效果。
“我们对已经建好的项目督查中发现,有的道路因为周边餐馆密集,地面油污较多,所以建好后不久就堵塞了,像这种地方就不适合做透水路面。
”王贤萍说道。
有的小区道路做的透水路面,为什么使用不久也被堵塞了呢?“很多因为施工技术的问题。
”王贤萍说,“原本引流到绿地的泥土和雨水结果被引流到透水路面,导致路面堵塞。
”因此,我市海绵城市建设将严把质量关,质量不过关的项目坚决返工。
海绵城市技术运用多达数十种
记者了解到,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路线是源头处理为主、末端调蓄净化为辅,以初期雨水生态处理为原则,充分利用河道调蓄功能,实现各项指标达标,在“渗、滞、蓄、净、用、排”这六项技术措施中,侧重净和排,通过源头处理技术,如植草浅沟、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等滞留初期雨水,并通过土壤内的微生物和植物来生态净化雨水。
在有需要的区块,通过高位花坛、雨水调蓄池回用雨水;通过生态河岸的改造,增强城市调蓄功能和河水自净能力。
“所以我们海绵城市建设中,技术运用多达数十种。
”王贤萍说道。
如雨水湿地的运用,利用物理、水生植物和微生物净化雨水,去除雨水中悬浮颗粒、氮、磷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还能降低洪涝风险。
经过测算,在示范区18.44平方公里内,通过海绵城市改造,利用“渗、滞、蓄、净、用、排”六项技术措施,能削减雨水地表径流的入河污染物50%以上。
另外,通过与五水共治、老旧小区改造等政府民生工程的协同推进,最终达到示范区内水环境有改善、水生态有好转、积水现象有缓解、城市环境有提升。